第(1/3)页 戛纳,马丁内斯酒店。 “夏先生,今天依旧没人解出《穆赫兰道》。”助理罗伯逊向夏天汇报道。 “嗯,我知道了。”夏天点了点头。 在他跟戛纳的观众们打賭之后,就不断有人想要这一谜团,成功解析《穆赫兰道》这部电影。他们的信件像雪片一般投递到马丁内斯酒店,每天都能收集两大旅行箱。 但是拆阅之后,基本没有解析成功的。大部分人都把这部电影往“精神分裂”这方面想,剩下小部分人则将它看作是一部“意识流电影”,根本没有人把它往“梦”的方向去解析。 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“精神分裂”与“意识流电影”早已有先例。 “精神分裂”这一元素,在六零年代就已被引入电影中。希区柯克的《惊魂记》在当时上映,轰动之极,票房口碑实现双丰收。也使得其他电影人都注意到了这一题材,并在之后不断将它搬上银幕。 五十年代初,欧洲就诞生了意识流电影,法国导演阿伦·雷乃更是拍出了震撼世界影坛的《广岛之恋》、《去年在马里昂的》两部作品。夏天的这部影片因为解析的是梦,跟“意识流”创作非常相近,所以被他们错误解读也属正常。 至于“梦的解析”,因为之前从未有电影人尝试过,所以观众自然也不往这方面想。因此这么多投稿的人,却没有一位解读正确的。 “夏先生,您看要不要偷偷将谜底透漏出去呀。不然人都以为您拍了一部烂片,对您参与评奖可是不利的。”罗伯逊随后请示道。 一部谁都看不懂,令人费解的作品,是很难赢得评委青睐的。毕竟评委投票的基础,是他喜欢、欣赏这部电影。如果一部电影他连看都看不懂,那投票给它,就成了点赞“皇帝的新衣”,根本就是自欺欺人,既说服不了自己,也说服不了大众。 夏天点了点头,他也知道这个道理。 “现在先不忙,这出戏现在唱得正热闹,现在就要谢幕未免早了些。我们再等两天,截止到投票日,如果还没有解析成功,到那时再把答案泄出去。”他笑道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