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章 圣人?-《庆余年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回到宅子里,叶灵儿与柔嘉郡主都已经回了,范闲回到房里,喊四祺去倒茶,便支开了这位与思思一般、在秋天里却一直对自己发着春怨的大丫环,趁着房中只有自己与妻子的空,轻声问道:“最近宫里有什么风声没有?”

    林婉儿正坐在窗边,对着外面的天光绣块东西,听着他问话,有些诧异地抬起头来:“出什么事了?”

    时已近暮,天光入窗后散作一大片并不如何清亮的光线,范闲看着婉儿蹙紧了的眉心,心疼地走上前去,揉揉她光滑的眉心,说道:“这光线不好,绣什么呢?”

    婉儿的脸色有些白,许是昨夜没有休息好的缘故,低头吃吃一笑,将手中绣的东藏省到身后,说道:“绣好了再给你看。”

    范闲看着妻子柔弱模样,长长睫毛,心里不自禁地有了一丝欠疚,打从春初离开京都后,对于妻子的呵护便比去年弱了些,这倒不是说他是位喜新厌旧之人——毕竟堂堂小范大人如今是连房姬妾都没有——只是有太多的事情羁绊着他的心思,让他很少理家的事。

    林婉儿想到他先前的问话,略一沉忖之后说道:“宫里最近一直安静着,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,怎么想到问这个?”

    范闲苦笑说道:“你那无情的舅舅让我去管一处,还不知道要得罪多少官员,那些官员们的真正主子,都在宫里住着的,我自然要多关心一下。”

    林婉儿的身份特殊,有皇祖母的恩宠,还有陛下的青眼看待,在宫里的地位竟是比范闲当初想像的还要高,陛下没有女儿,如今的庆国并没有正牌的公主,婉儿却实在与一位公主差不了多少。

    她想了想后笑着说道:“放心吧,都知道陛下宠你,那些娘娘们当着面儿当然只会说你的好话。”

    范闲笑着道:“我面圣也不过数次,也不知道这宠字从何而来,如果说陛下宠你倒是可能,对于我嘛……不过是爱屋及乌罢了。”

    林婉儿眸子里闪过一丝爱慕,轻声说道:“相公总是这般……”她接着说道:“淑贵妃这些天对你真是赞不绝口的,宜贵嫔嘛,你也知道,和咱们家是亲戚,怎么也要偏着你说话,只是皇后还是如往常一样清清淡淡,至于其他的那些妃子,在宫中连说话的资格也没有,我也就没去记去。”

    范闲很相信妻子的判断,他就算将来全盘执掌监察院,皇宫也是他的手指无法触及的森严所在,而婉儿就是他最可靠的耳目与密探,而淑贵妃说自己好话,不外乎是自己卖了她一个小人情,几句话又不用花什么银子。

    “宁才人那边有什么说法?”范闲好奇问道:“我与你大皇兄争道的事情,应该早就传到了宫里。”

    林婉儿掩嘴笑道:“宁姨才懒得理你,她素来最疼我的,说你与大殿下是两个小兔崽子胡闹,将来她要一边打五十大板。”

    范闲故作惊慌:“娘子啊!这宫里的板子可不好受,你可得帮为夫多美言几句。”

    林婉儿却是懒得搭他的顽笑话,啐了一口之后说道:“你自己爱得罪人,没来由总让我替你善后。”她从身后取出那方繃紧了的绣底儿,嘻嘻笑着说道:“提司大人没有话问了?那就请退下吧,别耽搁我做事。”

    范闲收回正准备上去抓小手的手,郁闷说道:“也不知道是什么要紧事。”正准备离开,却又想起自己先前遗忘的那个大人物,略带一丝犹豫问道:“见着太后了吗?”

    林婉儿的手微微一顿,片刻后抬起头来,眼里也有些不解与黯然,点点头道:“见着了,奶奶没有说什么。”

    一直深居宫中的太后,实际上才是整座宫廷的真正掌权人,很奇怪的是,范闲进过几次宫,都很不巧地没有机会拜见,就连上两次夫妻二人进宫,太后也称病不见。而婉儿自己进宫,那位太后老人家却是喜欢的狠,将她抱在怀里肉肝儿宝贝儿的叫着。太后对于范闲明显地疏远之意,让婉儿有些隐隐的不安与不解。

    范闲在心里冷笑一声,知道那位老人家终究是猜到了些什么,不过他也不怎么害怕。

    林婉儿看着他的双眼,叹了一口气说道:“前次灵儿入宫的事情,她今天讲给我听了……相公啊,我知道如今你的公务有些为难处,但其实你还不知道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,看似在利用她,只怕却是给自己一个借口记着她的情,你昨夜给我讲过的事情,在我看来可怕的很,二哥……二殿下眼下虽然看着柔软随和,但其实姓子拧掘的狠,你既然不得已要查他,若还像如今这般顾忌太多,怕是不妥。”

    范闲看着妻子担忧的脸,微笑着点点头说道:“我也没料道,你小时候竟然给二殿下取了个浑名儿叫石头。”

    “他看似随和,但认准了的事情是不会变的。”林婉儿担心说道。

    范闲始终信奉夫妻之道在于诚的说法,如果重生一次,对于枕边人还要多加提防,这等人生未免凄惨了些,所以他并没有将自己查二皇子的事情瞒着妻子,听着婉儿担心,他安慰道:“其实也是为二殿下好,看眼下的风头,这些朝臣们似乎都迷了眼,看不明白陛下死保太子的决心,如果现在没有人拉二殿下一把,等他真正爬到了竿子的顶端,再想下来就不容易了。”

    林婉儿甜甜一笑,没有继续这个话题,转而说道:“也不知道你这心是怎么生的,竟是比旁人要多出几个窍,一脑子的弯弯拐拐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