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六四章 大军压境-《乱清》
第(3/3)页
“法军体制,除近卫军之外,平时不设军、师两级编制,战时方临时编组,因此,在平时,团,就是最大的战术单位了。”
“每个基干步兵团设三个营,第一营、第二营为基干营,第三营为后备营。”
“战时,第三营编入作战部队;同时,三个营各抽出补充后备连,编成第四营,即为后备营。”
“每个营由八个连组成——包括六个基干连、一个掷弹兵连、一个轻骑兵连。”
“每个连,由三名军官和一百一十五名军士、士兵组成,即,一个基干营约九百六十人。”
说到这儿,施罗德笑了一笑,“不要被‘掷弹兵’、‘轻骑兵’的名字骗了,‘掷弹兵’并不是专门扔手榴弹的;‘轻骑兵’当然也不是骑兵,而是地地道道的步兵。”
顿一顿,“事实上,‘掷弹兵连’、‘轻骑兵连’同其他六个基干连的区别在于,他们是一个基干营中最精锐的两个连队。”
再一顿,“法军新兵入伍,凡高大强壮者,都挑了出来,编入‘掷弹兵连’;身材相对矮小、但结实敏捷者,一般的挑了出来,编入‘轻骑兵连’,这两个连,都是‘尖兵连’——所谓‘掷弹兵连’,乃行掷弹兵高大强壮之故事;所谓‘轻骑兵连’,则是取轻骑兵剽悍迅捷之意。”
“取轻骑兵剽悍迅捷之意”很好理解,“行掷弹兵高大强壮之故事”是啥意思呢?
事实上,早期的“掷弹兵”,确实就是专门用来扔手榴弹的一个兵种,而且,也是法国人开的先河——路易十四手上的事情。
早期的手榴弹,就是一个缩小版的炮弹,非常沉重,臂力稍差一点儿的,手榴弹扔了出去,敌人没炸到,一不小心,倒先炸着了自己,因此,这个活计,非身高臂长力大者不为,在排队枪毙时代,为有效发挥手榴弹的打击作用,掷弹兵作为一个兵种,乃应运而生。
具体战术如下:队列同普通线列一样,都是横队,先排枪,然后无视迎面而来的弹雨,齐步前进,到了掷弹距离后,指挥官一声令下,止步,然后跟着指挥官一个又一个的口令,掏出蛋蛋——啊,掏出手榴弹,点燃导火索,看着它飞快的燃烧,表示我很镇定,等到指挥官觉得火候差不多了,吼一声“掷!”掷弹兵们便发一声喊,将手榴弹齐齐扔出。
再然后——上刺刀,冲锋!
很显然的,无论身体素质、心理素质还是训练水平,掷弹兵都比普通步兵高一个档次,同时,掷弹兵较之普通步兵,要冒更大的风险,也有更多的建功立业的机会,因此,不论在哪个国家,掷弹兵都是理所当然的精锐:
拿破仑一世的老近卫军和“掷弹兵”基本上是划等号的;巴甫洛夫掷弹兵团是俄军不要命冲锋的典型;普鲁士第一掷弹兵团则是那个时代铁一般纪律的化身,等等。
就是军帽,掷弹兵也与众不同——不是三角帽,而是一种独特的锥形尖顶帽——怕三角帽的帽檐挡住后面士兵扔出的蛋蛋——啊,手榴弹。
随着榴弹炮、线膛枪等远距离杀伤武器的改进和普及,“排队掷弹”这种简单粗暴的作战方式渐渐失去了意义,终于退出了各国军队的操典,不过,“掷弹兵”作为“精锐”的代名词则保留了下来,成为功勋和精锐部队的番号的一部分。
*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