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可是,颐和园是两宫皇太后“撤帘”后“颐养冲和”的地方——请留意这个“后”字——办过了“撤帘大典”,两宫皇太后才会移跸颐和园,你拿颐和园来办“撤帘大典”,这不是倒果为因,乱了次序吗? 呃,好像是的…… 那怎么办涅? 最后,轩亲王拍了板:“撤帘大典”的地点,选在宁寿宫皇极殿。 不少人听到“宁寿宫”的第一反应,都是不自禁的轻轻“啊”了一声,再略一深想,不由连连点头:哎,办这个“撤帘大典”,还真是没有比宁寿宫更加合适的地方了! 哎你说,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? 轩亲王就是轩亲王啊! 宁寿宫不仅仅是一座宫殿的名称,也是一个独立的宫殿群的名称。 宁寿宫位于紫禁城的东北角,是紫禁城的“城中之城”,有自己的前朝、后寝、花园,规制宏大,基本上就是一个具体而微的小紫禁城,单论面积,“后三宫”和御花园拢在一起,也没有宁寿宫大。 前明的时候,这一带的屋宇,疏疏落落,不成气候,到了本朝康熙年间,圣祖为孝养仁宪皇太后,在此修筑了宁寿宫,殿台阁榭,始成规模。这是宁寿宫的肇建之始,也是把“撤帘大典”放在宁寿宫的“法理依据”——因为有了仁宪皇太后的“故事”,宁寿宫就可以算是“皇太后的地方”,“符合皇太后的身份”。 不过,终康熙一朝,宁寿宫的规制,依旧是十分有限的,真正在此大兴土木,使宁寿宫前朝、后寝齐备,终于变身为一座具体而微的“小紫禁城”的,是高宗。 高宗是把宁寿宫作为自己禅位之后的居所来经营的,其既为“太上皇正寝”,格局便仿照紫禁城,亦分前朝、后寝两部分。 前朝部分,九龙壁对应午门;皇极门对应太和门;宁寿门、皇极殿、宁寿宫拢在一起,对应“三大殿”。其中的皇极殿,为“太上皇正殿”——就是即将举行“撤帘大典”的所在了。 当然,就殿阁的具体规制而言,“太上皇正殿”怎么也不可以“僭越”作为“天子正殿”的太和殿的,因此,宁寿门的规制,比照乾清门;皇极殿的规制,比照内廷之首、“天子正寝”的乾清宫;宁寿宫的规制,则比照坤宁宫。 大致可以这么说,宁寿宫的“前朝”,基本是紫禁城“三大殿”和“后三宫”的一个“混合体”。 宁寿宫后寝的面积,不输前朝,且亦仿佛紫禁城的格局,分成东、中、西三路,其中位于西路的花园,俗称“乾隆花园”的,布局精妙,曲直相间,极尽巧思,较之御花园,各擅胜场,毫不逊色。 高宗经营宁寿宫,兴作不遗余力,可是,他禅位之后,除了在宁寿宫办过一个“千叟宴”外,一天也没有在那儿正经住过——他依旧住在养心殿。 原因嘛,很简单,做了太上皇的高宗,依旧把持着帝国的最高权力,养心殿以及密迩的军机处,为帝国权力中枢,为了固权,他不能随意的“离窝儿”。 不过,无论如何,宁寿宫在名义上,除了是“皇太后的地方”外,也是正经的“太上皇的地方”,而两宫皇太后的“撤帘”,和高宗的“内禅”,某种意义上,异曲同工,至少都算是“荣休”,在宁寿宫办“撤帘大典”,真正是契合不过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