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四章 物是人非旧容颜-《乱清》
第(2/3)页
关于大地是圆是平,楠本稻的说法,和杜立德,如出一辙,并认认真真,反复譬解,慈禧虽然依旧没有真正想通、想透,但是,已经大致认同“地球确实是圆的”了。
嗯,拿关卓凡和楠本稻、杜立德做一个对比——
关卓凡是怎么跟自己和“东边儿”譬解的?
如果大地是一个圆球——
东边儿说,“咱们是住在上面,那倒还好,洋鬼子住在下面,那岂不是大头朝下,都掉下去了?”
关卓凡咋说的?哦,“或许,洋鬼子练就了一门大头朝下走路的功夫,也未可知……”
现在回过头来看,他这么说,不就是在哄小孩子吗?
哼,这个混蛋,说的轻一点,是“谀君”,说的重一点,就是“欺君”了!
楠本稻的做派,初初的时候,慈禧颇不习惯,也有不止一次慈颜不悦,可是,到了后来,却想通了:
杜立德也罢了,到底是客卿,日本的仗打完了,领了爵位和赏赐,就可以拍拍屁股回美利坚去了,并不用怎么刻意讨好中国的皇太后,可是,楠本稻不同啊!她们母女,今后一生,尽系于中国,她不肯“谀君”,这,可是真正的“忠荩”啊。
那么,“谀君”的那一个,算不算真正的“忠荩”呢?
不晓得。
楠本稻既然不肯“谀君”,对自己的那位“恩主”,也未必会在任何情况下,都做违心的俯从。
拿现在的话说,楠本稻是那种……嗯,有着“完整而成熟的世界观”以及“独立的人格”的人。
慈禧之所以对楠本稻“亲如姊妹”,并加恩“朝议大夫恭人”,固然是因为她医术高超、尽心竭力,以及李莲英说的,“圣母皇太后如果发闷,想找人聊天儿,只好找楠本先生了”——事实上,楠本稻已经成了慈禧的没有老师名义的老师了。
除此之外,基于楠本稻的品性以及她和关卓凡的特殊而微妙的关系,慈禧认为,楠、关二人之间,并非全然无隙可乘,而她,实在是太需要在关卓凡那儿,打进一根自己的楔子了!
因为,这十个月下来,关卓凡这个人,她是愈来愈看不懂,愈来愈放心不下了!
这种深刻的疑虑,并不是今天才生了出来。
当然,也不是一到天津,就生了出来。
李莲英说,圣母皇太后刚到天津的时候,“兴致很好”,其实,何止“兴致很好”?
一离开紫禁城,慈禧就觉得,天更蓝了,云更白了,空气更清新了,阳光更灿烂了!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