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二章 反还是不反?-《乱清》
第(1/3)页
英翰和其心腹热烈讨论伊克桑“赴本任公干”事宜的时候,李世忠和他的心腹也在做类似的事情,只不过气氛、心境大异就是了。
英翰方面的疑心不是没有道理的:张六起反,确实联络过李世忠。
张六这个大字不识一箩筐、一身海盐味儿的大老粗,不晓得请谁写了封很扎实的信,上面说,刘长佑整顿长芦盐法,“剥皮噬肉,敲骨吸髓”,兄弟们是没有活路的了。又说“今之长芦,明之两淮”,咱们是“唇亡齿寒”,希望“寿王”能够“南北同举,共襄大业”,事成之后,愿意“奉寿王为共主”。
又说,在“年关交临之际起事”,朝廷必措手不及,我等“直捣清庭”,将“大小酋首一鼓荡之”,“蛇无头不行”,必致“天下大乱”,“义兵蜂起”,我等“首倡大义,传檄英豪”,则“大事谐矣”!
又举出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攻入紫禁城的故事,说什么“豪杰盛举,荡气回肠,惜功亏一篑,令壮士扼腕,英雄太息”,然后,请“寿王”三思:当时攻入紫禁城的,若不是区区百人,而是一千人、两千人,情势又会如何?
这番事后再看犹如痴人说梦的话,李世忠展信之时,可是显得颇有道理。李世忠不是没有动过心,但他的眼界,毕竟不是张六可比,晓得胜算难定,踌躇再三,谋之于心腹部下,下面的人,却是一面倒地认为,刘长佑在直隶折腾,关两淮一根毛的事儿吗?刀子没有切到自己身上,干嘛好好儿的日子不过,去为别人火中取栗?
部下们的话是有道理的。根据以往的经验,整顿盐务,都是一省或者一个总督的事情,从来没有过在全国范围内同时整顿盐务的。张六信上说的“今之长芦。明之两淮”、“唇亡齿寒”什么的,可能性是很低的。
风险太大,收益不定,又没有人逼着你非造反不可。这个事儿,就算了吧。
李世忠婉言相拒,原本想着,没有自己的襄助,张六会打消起事的计划。没想到这小子不管不顾,按期举事了!
更加没想到的是,张六居然势如破竹,一路打到了京畿的边儿上!
李世忠心中大动:莫不成,张六这小子真能够成就大事?!
张六举事之后,和李世忠的联系,不但有没中断,还更加紧密了。信使络绎于途,信中一副不计前嫌的样子,反复催促李世忠“举兵呼应”。口口声声,事成之后,还是要“奉寿王为共主”的。
那个时候,李世忠是真动了心的,打算真的应张六之邀,“共襄盛举”。不过,他下面的人,意见分歧太大,他的势力,也比较分散。不是旦夕之间,就可以召之即来的,因此拖拖拉拉,一直没有定规。
幸好这个“拖拖拉拉”!
没过几天。就传来张六兵败被擒,数千起反的盐民,在大清河边,被轩军屠戮殆尽的消息。
李世忠以手加额:幸好!幸好!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