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七二章 咱们当兵的人-《乱清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关卓凡的话,看似慷慨激昂,但是,最敏感的那部分,他仅仅是非常委婉地带了一句——“风言风语”,并没有直接说出嘴来。虽然这是轩军的内部会议,但毕竟是“大会”,不是和亲信之间的私下对唔。…

    最敏感的那部分是什么呢?“风言风语”又是什么呢?

    封建农耕时代,生产力低下,长时间维持一支高质量的常备军,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旗营和绿营,算是清朝的常备军,后来变成了什么样子,有目共睹。这不是简单的“腐化堕落”,事实上,旗营也好、绿营也好,是愈来愈穷,不是愈来愈富。究其竟,是中央政府无力长期支付高质量常备军需要的高成本。

    轩军的战斗力,远超同侪,个中原因很多,但说一千道一万,摆在第一位的,还是高薪饷。如果轩军士兵只能拿改编之前的绿营那一个月一两五钱银子的军饷,关卓凡再怎么开金手指,轩军的战斗力,也是到不了现在的这种地步的。

    高薪饷是高成本的同义词。

    本来,一俟战事结束,就应适度裁军,继续维持战争期间规模的军队,既没有必要,也是财政难以负担之重,古往今来,世界各国,莫不如是。可是,轩军却反其道而行之,捻回打完了,非但没有裁撤,反而有少量的增加。

    这自然是因为朝廷视轩军为子弟兵、刻意加以扶持的缘故。

    但整个财政盘子就那么大,轩军的运营成本又特别的高,为维持轩军,就得大幅度减少其他方面的支出——主要是裁撤湘军、淮军。

    所以,裁撤湘、淮,既是政治上的要求,也是经济上的要求。

    绿营的改编,也有这么一层考虑。改编之后的绿营,总人数不足原先的三分之一,虽然单位成本增长了一倍,但总成本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二。

    节省出来的资源,就用到了轩军身上。

    关卓凡之所以安排圣母皇太后天津阅兵,也有这么层意思在:钱花出去了,得让投资者看到收益,得让人家说一句:“这钱花的值!”

    这样,就算有什么“厚此薄彼”的“风言风语”,也没有什么紧要了,因为没人能说你“尸餐素位”、“虚靡粮饷”。

    所以,给我好好操练!

    还有,不间断的训练,除了能够提高和保持较高水准的“竞技状态”,也起到着和足球、橄榄球类似的作用——消耗士兵们多余的精力和荷尔蒙,叫他们没时间、没精力去折腾其他的幺蛾子。

    *

    *
    第(2/3)页